讲平凡故事,做温情教育
智慧育人,花开有声。在新吴区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术月的引领下,为引导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生活,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感悟教育真谛,近日,“春·星”悦读会举行了“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讲述平凡故事,见证师生成长。
本次活动由华镒湉老师担任主持,万颖、姚娜等五位老师进行了分享。
万颖老师以一张贺卡带来的惊喜开启了她对教育的思考。她认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火花的导火索,教师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教育的土壤才会迸发出勃勃的生机。
对于一些“带刺的花蕾”,刘楚怡老师分享了她的故事。她表示每位老师都是一名伯乐,当发现了孩子的某个特长、天赋时,老师应当及时加以引导和培养,给予他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最棒的自己。
“用真心、动真情、做事真”这九个字填满了张林慧老师这几年的德育工作,班级中一位特殊儿童给她带来了关于教育的思考。张林慧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该真心与学生相处,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用心去呵护,用爱去宽容、理解和帮扶,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贵人。
因原生家庭的问题而缺少关爱的孩子往往会通过一些别样的举动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张澜老师的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在相处过程中,她发现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将诚挚热切的爱付诸于实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被“爱”,如此,才能填补他们心理上对爱的空缺,才能帮助他们打开心门更好地融入团体。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学习,姚娜老师认为我们都应当做一个会“夸”的班主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要用心,要有爱,更要被学生所感知,而让孩子感知爱的最直接方式,便是夸赞。
五位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诠释着对“师爱”的理解,获得了在场老师的共鸣,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守正笃行、向美而生的决心。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让我们珍惜每一次遇见,步履不停,向美而行。